1994年3月,华大集团汪建董事长回国创立了其创办的第一家公司——吉比爱。它不仅在三年内研制出 艾滋病诊断试剂 ,结束了血源筛查没有国产试剂的历史,还“哺乳”了早期的华大, 资助并共同参与人类基因组1%项目 。
此后,吉比爱作为华大的重要组成部分,一起参与到了SARS、H1N1流感、新冠疫情等多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这些年,吉比爱持续为华大集团及旗下机构输送了诸多人才。 在吉比爱迎来而立之年的时刻,我们邀请到 华大集团CEO尹烨 ,带我们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 。
Q:今年是吉比爱30周年,您如何看吉比爱与华大之间的关系? 尹烨:吉比爱 30 周年不仅是吉比爱自己的30周年,作为汪老师回国创建的第一家公司, 它跟华大后续的命运是交织在一起的 。 初期吉比爱为华大的成立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和帮助,但如果没有华大,吉比爱今天可能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诊断试剂公司。
因为有了华大这艘大船,吉比爱作为其中的一艘先锋舰,也有了披荆斩棘、乘风破浪的机会。
Q:2003年, SARS疫情暴发。您作为当时科研攻关的主要人员之一,亲身参与和见证了病毒破译和30万人份试剂盒捐赠。当时,华大和吉比爱分别承担了什么角色?
尹烨:SARS 到现在已经过去20 多年了。当时,华大与吉比爱各司其职。吉比爱最强的是诊断试剂的研发研制,包括做一些测试;华大起到最核心的作用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了SARS病毒的基因组测序,确定了病毒的流行株。在中国率先破译了SARS病毒序列, 为后续的研究、检测和防控提供了核心支撑。 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病毒的传染性,包括致病力、致死率等,也没有这么好的保护条件,但还是有非常多华大包括吉比爱的人,在做接触病毒的工作。 大家在几乎没有很好保护的条件下,把病毒做了灭活和检测,把试剂研制成功,并编制了注册文件。 真正了不起的在于,这个组织当时非常希望能够帮助中国解决当下的问题。经过 汪建老师拍板,所有试剂都无偿捐给了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,大概 30 万人份 。
无偿捐赠SARS检测试剂盒30万人份
Q:为什么这些年吉比爱能持续为华大集团及旗下机构输送人才?
尹烨:吉比爱确实给华大带来了非常多的人才,我想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。 第一,吉比爱是一个非常重视产品和质量管理,并按照法律法规兢兢业业、一丝不苟运行长达 30 年的公司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 吉比爱培养出了非常多的产业人才。 第二,吉比爱的团队是相对比较包容的。它有自己特有的韧性和向心力。
我们期盼有更多人才持续输送,华大也应该有更多人才参与吉比爱的共同发展。
尹烨:看到吉比爱现在已经成为中等规模的IVD企业,我们由衷高兴。尤其是看到很多老朋友都把吉比爱做成了自己终身的事业,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。
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,吉比爱依然将面临较大的挑战。比如,在全球渠道上我们还需要寻找更好的突破点,这也是接下来需要迎头赶上的地方。
Q:从吉比爱到欧陆注册登录,再到华大集团,您直接参与或带领过不同业务。这一路上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 尹烨:心中只要有大目标,在什么岗位都是一样的。牢记“基因科技造福人类”,不管是诊断试剂,还是医学、健康、农业等方面都同样适用。
越是深层次地理解整个生物经济的变革, 理解华大今天为生物经济变革所做的储备,越能明白华大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,为中国、为全球、为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。
Q:多年来,华大痴心不改,坚定地向“基因科技造福人类”大目标前行。从您的角度,如何理解这份“痴心”的内涵? 尹烨:某种程度上讲,当一个技术开始具备每个人都能用上的可能性时,我想是由两种力量驱动的。 第一种是大家都会考虑的商业利益驱动,要做到多大规模、要做多大的渠道?华大选了第二条路, 是希望每个人都用得起、用得上,是先为人民服务 ,就是我们所说的“基因科技造福人类”。 我觉得在大是大非面前,一定是先义后利,所以我们说的“造福”是根植于华大每一个人内心的修养。 今天,在全球公共卫生、粮食安全等方面,华大都坚持、秉承了这样的痴心和使命。它会不断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其中,也获得更多来自合作伙伴,包括我们的服务对象的认可和口口相赞。 一家公司如果想挣快钱,可以完全由商业利益驱动,如果一家公司想成为在人类历史上作出伟大贡献的组织,它就必须去秉承痴心和使命 。
我想这也是我们此刻还能共同庆祝吉比爱 30 周年、华大 25 周年,大家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原因。